- 最新消息News
- 聽力學堂
最新消息News
2022/04/13
【聽損之探究】為什麼我會有聽損?聽覺傷害與成因
“您知道您所處在的噪音環境,對您的聽力有多大的損傷嗎?”
下圖為噪音對人類的影響:
隨著社會現代化、工業化,不論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中,人們比以往接觸到更多的噪音,這些噪音隨處可見,馬路上的車聲、喇叭聲;家中的音響聲,電視聲;音樂會、演唱會、球賽或是其他大型活動的大聲音量都可能對我們的聽力造成傷害。
有些傷害是暫時性的,只要經過幾個小時就會自動恢復;
有些傷害則是永久性的,一旦發生,聽力就無法回復或治癒,這一類的聽力損失,我們稱為
噪音性聽力損失(Noise-Induced Hearing Loss, NIHL),
噪音性聽力損失的症狀與老年性聽力損失類似,常常會有高頻率的聽力損失、言語瞭解度不佳以及伴隨著耳鳴、耳悶或暈眩的問題。
內耳中的耳蝸負責將聲音轉換成神經電位(衝動),這個過程是由耳蝸內的液體受到聲音刺激流動後,造成耳蝸裡面毛細胞(hair cells)的擺動而完成的。
毛細胞就像是草皮一樣,假如你輕輕踩草皮,過一陣子它就會恢復生氣;如果你踩得太重或太久了,草皮就會受損而死亡。
一樣的道理,當聲音過大時毛細胞受到不當刺激,就有可能會造成毛細胞的死亡,而聽不見特定範圍的聲音,草皮死了,我們可以重新播種,但是到目前為止毛細胞的死亡是無法回復的。
▎高危險群
以往大部分人都認為,噪音造成的聽力損失只會發生在工作環境吵雜的人身上,但是由於生活環境改變的關係,噪音性聽力損失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。在工廠工作的勞工、機場工作的人員、搖滾樂手、古典音樂家、聽MP3隨身聽的年輕人、參加蜂炮活動卻沒有保護措施、甚至是小嬰兒因為玩具沒有符合噪音標準以及其他因素,都可能造成噪音性聽損。
▎預防與保健
至於該如何防止噪音性聽損呢?
避免長時間接觸噪音是最好的辦法。因此,聽音樂、看電視不要太大聲,少使用隨身聽耳機,減少暴露於噪音環境(馬路、搖滾音樂會、音樂酒吧等等)的機會。
若工作環境必須要常常接觸噪音,那麼選用合宜的聽力保護裝置(Hearing Protective Devices, HPDs)是必要的方法,聽力保護裝置通常是耳塞型或是耳機型,可以根據個人的工作需要以及溝通需求來選購,除此之外,還必須
定期地(通常是一年一度)接受聽力師的聽力評估與追蹤、
聽力保健的諮商。
加拿大國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(Canada’s National Occupational Health & Safety Resource, CCOHS)建議在不同大小的噪音環境下,最長的暴露時間如下:
我們只有一對耳朵,就像我們平常珍惜「靈魂之窗」眼睛一樣,我們也應該同等地對待我們的耳朵,保護我們的聽力,富聆助聽器提醒您,定期作聽力檢查追蹤聽力的狀況,以作好聽力保健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