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最新消息News
最新消息News
2021/10/19
【聽損之探究】說話大聲還是聽不清楚?語速和音頻才是重點
“聽力往往會歲著年紀增長而退化,很多人覺得要到「聽不到聲音」才叫聽力退化”
但其實聽力退化的徵兆早在不知不覺中就出現。很多長輩就是這樣錯過了改善聽力的黃金期,直接進入「重聽」階段。
另一方面,對「重聽」長輩的家屬來說,普遍存在一個迷思,認為跟重聽的老人家講話,就是要「大聲」,怕對方聽不到。
但其實長輩聽力退化通常是從對高頻聲音的敏感度下降開始,如果大聲說話、音頻變高,老人家反而更聽不清楚。
正確的做法是,要緩慢、一字一字、低沉的說,反而可以因為音頻變低、語速變慢,讓聽力不佳的長輩聽得清楚。
「高低頻率」跟「分貝大小聲」是不一樣的概念!
根據台大醫院耳科部衛教資料,「老年性重聽」的聽力下降,會有幾個特徵:
- 聽損會隨著年紀漸長而加劇。
- 兩側耳朵聽力會有對稱性。
- 漸進性的聽力損失,其中尤其以高頻的聲音最常受到影響。
因為
高頻的聲音特別容易傷害耳朵,所以老年性聽損的患者也最不容易聽到高頻的聲音。而當我們大聲說話的時候,聲音的音頻通常會不自覺的變高,所以反而讓老人家更聽不清楚。
▎音頻
音頻是指聲音在每秒鐘震動的次數或頻率,單位是赫茲(Hz)。人類可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在 20 到 2 萬赫茲之間。
▎分貝
聲音會需要媒介(介質)傳遞,例如空氣、液體和固體。而強的聲音會給介質比較大的壓力變化,弱的聲音壓力變化比較小,所以我們會感受到不同音量的聲音。
聲音從耳朵傳入大腦分成幾個階段:
1.從外耳收集聲音之後,讓耳膜震動、傳入中耳的聽小骨
2.再傳入內耳聽覺毛細胞,再傳遞給聽神經纖維
3.由聽神經纖維傳遞給大腦、處理跟分析複雜訊號
而通常說的聽力變差,就可能是聽覺毛細胞,或是聽神經受損造成。
而老年性的聽損,通常會
是聽神經開始退化,會從
「無法辨識頻率」開始,也就是聽力師常說的
「語辨度變差」,聽得到聲音,但無法辨識語言內容。
也因為一直聽不清楚,會降低聽損長輩的社交意願,
聽覺毛細胞失去刺激太久,造成連聲音大小都無法辨識,才會變成需要更大聲才聽得到。
緩慢、清楚、聲音低沉才是正確講話方法!
聽得到是一回事,但要讓老人家聽清楚又是另一道課題。面對聽損的老人家,需要的是
增加他們「辨識頻率」的能力。
如果在輕聲、靠近耳朵講話的時,長輩就開始有點吃力,就要注意老人家的聽力有退化的跡象。請試著用
緩慢、低沉的聲音與他們說話。
▎聽損的分類
可聽到的最小聲音小於 25 分貝:正常。
可聽到的最小聲音介於 26~40 分貝:屬於
輕度聽損,靠近耳朵邊講話時會有點吃力,
高頻率的聲音已經開始聽不到。
可聽到的最小聲音介於 41~70 分貝:屬於
中度聽損,連正常講話都會常常聽不清楚,無法判斷對方說話的內容。
配戴助聽器效果最佳。
可聽到的最小聲音介於 71~90 分貝:屬於
重度聽損,連大聲交談都有些困難,
通常很多人在這時才會開始考慮助聽器。
可聽到的最小聲音大於 91 分貝:屬於
極重度聽損,已經無法正常交談,
戴上助聽器的效果也有限。
耳朵也是24小時不休息的器官,所以聽音樂後,
保持安靜一段時間、讓耳朵休息也是很重要的。
至少
睡覺的時候最好都不要聽音樂,並保持規律的作息,讓身體自行修復輕微的損傷跟疲勞,或是
戴上耳塞,至少隔絕一部分的噪音來源。
適時配戴助聽器也是改善聽力的好方法。透過聽力師的協助,能針對個人的聽損程度,
加強其辨識頻率的能力。讓聽損的長輩能較輕鬆地聆聽一般對話,也能
有效減緩聽力退化的速度。
富聆助聽器提供免費醫院級聽力檢查,以及助聽器免費戴回家試聽的服務。歡迎來電預約,或透過右下方的線上客服與我們聯絡。
了解更多優惠
1對1免費諮詢
▼ 歡迎立即下方預約 ▼